DQZHAN訊:訂單來了人沒了?韓國三大船企招兵買馬有玄機
隨著接單量的快速增長,同時也為了甩開中日競爭對手率先搶占環保船舶市場,韓國三大船企開始加大力度招兵買馬。
訂單低迷收入下降導致人才流失,韓國造船業人力短缺加劇
由于造船業的長期不景氣,韓國造船企業近年來一直在實施包括自愿退休制度在內的人力結構調整措施,但同時并沒有招聘新人,導致人員數量不斷減少。
據韓國國內金屬工會(KMWU)造船行業工會聯合會在今年8月的統計數據,現代重工等8家造船企業包括直接雇傭人力(正式員工)和合作公司(轉包企業)員工在內的員工數量,已從2019年1月的101058人減少到今年5月的90771人,在兩年多時間里減少了約10.2%;其中,正式員工數量從43493人減少到了39921人,減少了8.2%;轉包員工數量則從57565人減少到50850人,減少了11.7%。
導致韓國造船業人才流失的關鍵因素是因為近年來訂單下滑導致收入下降。韓國中小企業研究院針對韓國三大造船企業103家內部合作公司(轉包企業)開展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實行每周52小時工作制,合作公司(轉包企業)82.4%的工人收入下降,下降幅度高達30%至40%,從而導致大量一線技能人才流失。
訂單來了人沒了?韓國三大船企招兵買馬有玄機
在韓國造船行業從事一線工作的人力中,80%~90%是合作公司的工人。由于收入降低,大部分技能人才離開了造船行業,合作公司的人力資源短缺情況更加嚴重。韓國中小企業研究院研究委員黃慶真表示:“自2014年以來,韓國造船業從業人員一直呈現減少趨勢,而造船業已經很嚴重的人力困難隨著每周52小時工作制的實行已經進一步加劇?!?
據了解,韓國從2018年7月起面向300人以上的企業實施每周52小時工作制,從2021年1月將適用范圍擴大至從業人員在50至299人之間的中小企業。根據規定,企業將*高工作時間從之前的68小時限制到52小時——工作日*多40小時,每周*多加班12小時。但這種看似“更人性”的工作制對于造船業等制造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意味著加班收入將大幅減少。
韓國造船業界認為,隨著去年年底到今年承接的大量訂單正式開工建造,韓國造船企業人力短缺現象將不斷加劇。根據三大船企和中小船舶企業以今年3月底的訂單數量和內部人力為基礎進行的內部調查資料顯示,蔚山、慶南、釜山、全南等地的船舶企業,今年第四季度的人力資源缺口為199名,明年**季度的人力資源缺口為3649名,明年**季度的人力資源缺口為5828名,明年第三季度的人力資源缺口為8280名,明年第四季度的人力資源缺口為7513名??紤]到今年實際接單量遠高于預期,所需人力可能還會增加一倍以上。
訂單量暴增加上研發環保船舶,三大船企開始擴大招聘
今年以來,韓國三大船企接單量激增,截至目前已經提前完成全年接單目標。其中,韓國造船海洋接單量達221艘,合同總金額約215億美元,達成全年接單目標149億美元的約144%;大宇造船接單量達59艘104.4億美元,達到接單目標77億美元的約136%;三星重工接單量達112億美元,完成今年上調后接單目標91億美元的123%。
隨著訂單的快速增長,人力短缺開始成為韓國三大船企面臨的困難。這也是韓國船企擴大招聘規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韓國業內人士也指出,大規模招兵買馬不僅是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船舶建造量,也是為了加快研發環保船舶。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事實上,三大船企目前并不需要增加太多的人力。這是因為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的影響承接的新船數量較少。而造船企業通常需要經過1年的設計過程后,才正式投入船舶建造工作。
從經濟方面來看,三大船企聘用人才的余地也不大。由于船用厚板等原材料價格暴漲,今年上半年三大船企都出現了嚴重的營業虧損,直到三季度才有所改善,但也只有韓國造船海洋營業利潤轉為盈余,在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476億韓元(約合4062萬美元)同比轉為順差。同時,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仍然難以擺脫虧損,大宇造船三季度凈虧損545億韓元(約合4604萬美元),虧損額同比增長了86.6%;三星重工第三季度營業虧損1102億韓元(約合9294萬美元),這是其連續第16個季度陷入虧損。
訂單來了人沒了?韓國三大船企招兵買馬有玄機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三大船企之所以大舉招聘選拔人才,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在于環保船舶的研發。韓國業界人士表示,海事界不斷出臺的環保新規對造船企業的聘用產生了影響,國際海事組織以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連推出了碳排放限制方案。為此,三大船企必須加快開發環保船舶。
今年下半年,現代重工集團、三星重工、大宇造船之間的人才引進戰逐漸白熱化。特別是現代重工集團,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招聘200多名造船相關領域的大學畢業生,招聘規模比往年增加了2倍左右。
現代重工集團負責造船業務的二級控股公司韓國造船海洋在不久前啟動新員工招聘,計劃為該公司42個業務職能部門招聘包括碩士、博士在內的專業人員。其中,氫氣、氨基能源系統、CCS、增強現實和人工智能等新能源和新技術領域部門占比超過一半。此次招募的員工超過一半將是船舶與機械學科以外的專業人員,這在韓國的重工業領域****。
與此同時,大宇造船也在招聘大學畢業生。除了設計、生產管理崗位外,大宇造船還將重點選拔智能船廠、智能船舶等領域的研發人才。三星重工則自今年以來,已經分5次招募了焊接、船舶電氣等多個領域的作業技術生。
韓國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日本等競爭國家*近正在集中力量開發環保、智能船舶。為了使韓國造船業繼續保持市場優越地位,三大造船企業必須引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