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韓國三大造船巨頭,哪家*舍得砸錢研發?
盡管在2014年以來韓國造船業一直處于長期低迷,但韓國三大船企在研發上投入不減反增。其中,全球*大的造船集團——現代重工集團在研發上投入力度*大,連年虧損的大宇造船的研發費用甚至超過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稱“要想在造船業界生存下去,技術力還是*關鍵的因素。”
韓國造船海洋研發投入3年增長近10%
韓國金融監督院電子公告系統4月6日的數據顯示,2019~2021年,韓國三大造船企業的總體營業收入從2019年的約31萬億韓元(約合255億美元)減少到去年的約27萬億韓元(約合222億美元),下降了13%;而同期的研發費用卻從2025億韓元(約合1.66億美元)增加到2164億韓元(約合1.78億美元),增長了7%。
據統計,現代重工集團負責造船業務的二級控股公司韓國造船海洋在2019年投入的研發費用為842億韓元(約合6913萬美元),2020年增加到852億韓元(約合6995萬美元),同比增長約1.2%;2021年更是增加到925億韓元(約合7595萬美元),同比增長8.6%,比2019年增長9.9%。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韓國造船海洋的研發費用規模在三大船企中排名*高,與該公司的經營接單情況密切相關。從衡量投資余力的晴雨表——今年以來的接單現狀來看,韓國造船海洋在今年**季度就承接了71億美元的訂單,達到了全年接單目標174.4億美元的41%。
韓國三大造船巨頭,哪家*舍得砸錢研發?
特別是現代重工集團社長、HD現代(現代重工控股公司)代表理事鄭基宣在今年3月22日當選韓國造船海洋代表理事、直接掌控現代重工集團的造船業務之后,預計將進一步加大在船舶領域的研發投入力度。在今年年初舉行的2022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2022)上,鄭基宣親自站臺,反復強調了技術**的必要性。
鄭基宣表示:“從2014年開始的2年間,在造船業不景氣導致集團出現近5萬億韓元赤字的情況下,我仍然對技術研發進行了迫切的思考。當時感受到的是差異化技術的重要性。現代重工集團將不僅僅成為‘塊頭大’的公司,還將成長為技術上*先進的綜合性重工集團。”
鄭基宣強調:“現代重工集團將超越‘世界**造船企業’的定位,成為在造船·海工、能源、機械等三大核心事業中創造未來價值的公司。在過去的50年成長為世界**造船企業的現代重工集團,將重生為為人類創造新價值的Future Builder(未來建設者)。”
此外,韓國造船海洋副會長賈三鉉*近也表示:“今年是現代重工集團成立50周年,為了在海洋移動市場創造未來價值,韓國造船海洋將實現向以技術為中心的工程公司的脫胎換骨的轉型。我們將把技術和人才作為公司經營的核心價值,提高環保、數字船舶技術。”
據悉,現代重工集團的新事業項目由鄭基宣總管,在他的主導下,HD現代去年與韓國投資公社(KIC)簽訂了業務協議,將投資1萬億韓元(約合8.21億美元)用于人工智能(AI)、機器人、船舶自主航行、氫燃料電池等新事業領域。
與此同時,韓國造船海洋還在積極補充研發人力。以今年11月竣工為目標,韓國造船海洋正在京畿道板橋建設全球研發中心,打造**技術控制塔,為此已從去年開始招聘5000名研發人員。
韓國造船海洋相關人士表示:“雖然不便公開公司今年的研發費用規模,但計劃會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這些研發費用將不止用于LNG船等現有船型的改進,我們還將擴大對氨運輸船、電力推進船、自主航行船舶等未來型船舶開發的投資。”
大宇造船逆勢加大投資,三星重工未來“亮起紅燈”
與韓國造船海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星重工。三星重工的研發投入不僅在三大船企中*低,而且還是3年中唯壹研發費用出現過下降的企業。該公司2019年投入的研發費用為508億韓元(約合4171萬美元),2020年減少到502億韓元(約合4122萬美元),同比下降了約1.2%;2021年增加到516億韓元(約合4237萬美元),同比微增約2.8%。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三星重工與韓國造船海洋相比,即使考慮到兩家企業之間的營業收入規模差異,2021年三星重工的研發費用增長率也只有2.8%,僅為同期韓國造船海洋水平的1/3。
韓國三大造船巨頭,哪家*舍得砸錢研發?
*近3年,三星重工的平均營業收入規模為6.9萬億韓元(約合56.65億美元),僅為韓國造船海洋15.1932萬億韓元(約合125億美元)的近一半。雖然差距很大,但三星重工在研發費用增長率上也落后。三星重工近兩年的研究開發費增長率僅為1.6%,遠遠低于其他兩大船企。
事實的確如此,即使與3年平均營業收入相似的大宇造船比較,三星重工的研發投入也有不小的差距。*近3年,大宇造船的平均營業收入為6.6萬億韓元(約合54.19億美元)左右,但該公司同期研發費用增長率卻達到了7.1%。
而且,盡管近年來大宇造船在債權團管理體制下持續處于危機中,但每年的研發費用都在增加。該公司2019年投入的研發費用為675億韓元(約合5542萬美元),2020年增加到722億韓元(約合5928萬美元),同比增長了約7%;2021年增加到723億韓元(約合5936萬美元),同比增加1億韓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大宇造船的營業收入從2019年的8.35萬億韓元(約合68.56億美元)減少到2020年的7萬億韓元(約合57.47億美元),去年更是降至4萬億韓元(約合32.84億美元)。
大宇造船相關人士表示:“即使目前再困難,至少也要果斷地投資環保船舶、自主航行船舶的核心技術,這是公司經營層的方針。因為要想在造船業界生存下去,技術力還是*關鍵的因素。”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三星重工在研發投入方面的落后,意味著該公司的未來已經“亮起了紅燈”。(王楚)